原來,當年我一家人成晚睇住既亞視新聞記者,係謝志峰。
(由1'16"開始睇)
八九年六月三日晚,星期六,好似發左一場惡夢。
未曾親歷六四既年青人,可能唔知道依件事有幾突然。當時雖然大軍壓城,有幾個師既兵力包圍北京,但係,當時都係充滿住樂觀情緒。
班學生係反貪污反官倒,佢地赤手空拳,只係靜坐同絕食,和平、理性、非暴力;去到六月三日,其實,時間拖得耐左,只係覺得學運已經過左高潮,有d悶,唔知何去何從...無人諗到會有坦克衝鋒車真槍實彈,由北京郊一直殺入天安門廣場。
好難以忘懷係偷運出來既片段,見到在天安門廣場外既長安大街,人人努力逃命,仲有人用木頭車推住已經中彈、滿身鮮血既人去醫院。
在咁既情況之人,謝志峰一行人mou在天安門廣場旁既公厕上面,一直用手提電話現場報導。
原來,佢仲係做緊記者呢。
真係唔容易,經歷過依一種trauma性質既事件,加上記者又係多勞少得人工低既職業,難得謝志峰仲係一名記者,而且仲好型地勸喻今時今日否定六四血腥鎮壓的「擦鞋仔」,不要為一時權力埋沒良心,歷史會還六四公道,到時候,他們會沒有顏面對子孫。
仲有更型地講「甘於貧支筆先會硬」。
真係唔容易。
沽名賣直既人有的是,依家記者既質素同受尊敬程度同廿年前真係差天同地。
但,謝志峰做得到。
======
最後撤出廣場的記者:歷史會還六四公道2009年05月06日
飛機降落啟德機場,謝志峰在機艙內失聲痛哭,身旁的記者安慰他,「到了香港,沒事了。」他的眼淚卻無法停下,「嗰一刻我唔係為咗自己嘅安危而喊,係為咗成件事件、成個民族,唔知未來發生咩事而喊。」
1989年,他任職亞視新聞部,一直被喻為 6月 4日凌晨最後撤出廣場的記者,把學生民眾和軍隊的所作所為,全看在眼裏。
他勸喻今時今日否定六四血腥鎮壓的「擦鞋仔」,不要為一時權力埋沒良心,歷史會還六四公道,到時候,他們會沒有顏面對子孫。 記者:張嘉雯
20年前的一事一物,謝志峰仍然非常清晰,廣場內的佈局,娃娃兵的衣着,每個細節,他都一清二楚。
6月 3日晚上,他和亞視新聞部的同事揹着燈架和攝影機,一步一步踩着通花磚,爬上天安門廣場對開的公廁頂。那裏望到整個廣場,附近的馬路充斥着軍隊,不時看到火光,「當初儍吓儍吓,以為係訊號彈,後尾先知係子彈。」
「馬路好多傷者」
他們一直在那裏拍攝和透過長途電話做直播,直到凌晨 4時,才開始撤退,「再唔走,我哋就陷入士兵當中,我哋影咗嘅嘢,都可能傳唔到返嚟。」無數在電視前看新聞報道的香港巿民聽着謝志峰說:「我哋冇辦法留落去,要走,唔係冇帶(錄影帶)返嚟,會盡辦法做報道。」
就在那時,廣場關燈,「我當時覺得好震撼,無論做任何嘢都唔應該熄燈,熄咗燈就冇人知道入面發生咩事。」
黑暗中,他只聽到槍聲不斷。清晨返回廣場,場面很混亂,「見到啲學生走出嚟,軍隊夾住坦克,有啲人(學生)受槍傷,佢哋嘅精神係陷入咗歇斯底里嘅狀態,好驚恐。我當時諗唔到會發生咩事,希望唔好有恐怖嘅事發生,醫院好多傷患,馬路上好多傷者,外圍嘅遭遇戰最厲害,仲激烈過廣場附近。」
「最後一個撤離現場的記者」這個稱號他自言不敢當,他解釋撤走時長安大街及廣場各處仍有不少行家,只是大家不能做現場報道,惟有他的隊伍有手提電話,才讓觀眾有此錯覺。
89民運,讓他深深感受到學生的愛國精神;運動由學生發起,工人、巿民、知識分子,甚至國家機關的辦事人員都相繼加入,及至每個層面、每個階級,足以證明民心所向,「我哋返嚟嗰陣過關,啲人問我有冇錄影帶,我話有,佢(海關人員)就叫我走。」
20年後,六四還沒有得到平反,反而似是而非的所謂「客觀」看法越來越多,有人指運動有外國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,謝志峰平心靜氣說,「當時官倒橫行、通脹加劇、貪污嚴重,整個運動有社會基礎。(外國勢力)憑常理一定有,但呢個係簡樸嘅學生運動、愛國民主運動,呢個主體不能否認,碗飯周圍係有烏蠅,但你唔可以就話佢唔係飯。」
「本末應該搞番清楚,事實上社會出咗問題,人民追求民主,唔可以倒果為因,用有外國勢力介入嚟否定呢件事。唔係講緊良心嘅說話,我難以苟同。」對於有人批評在這場運動中,學運領袖爭權奪利,此後生活糜爛,謝志峰說:「人始終係人,有人性嘅弱點,嗰時嗰刻係良知嘅表現,表現出嚟係人性嘅光輝,係唔可以抹煞嘅。」
他沒有想過,事件發生 20年後,仍得不到公道,「比我想像中慢,家啲人越來越長命。當年嘅學生散居外邊,都 40、 50歲,青春血汗、離鄉別井,幾多人喺監獄,幾多人喺裏面鬱鬱而終我哋唔知。佢哋嗰陣好辛苦考入北大、清華,生命光陰就咁冇咗,歷史上有能力嘅人應該還佢哋一個公道。」
要保留歷史證據
他明白要建制內的人說出真相是奢求,只希望有心人盡可能保留當時的歷史證據。他認為民主潮流不可抗拒,台灣二二八事件、文革都得到公論,「我覺得再過 20年,相關利益人士唔喺度,可以有番個說法。」
對於那些當年慷慨激昂,今日否定六四的人,他如是說:「家嗰班擦鞋仔唔好埋沒良心,要有歷史智慧。呢件事遲早會有公道,到時佢哋唔知匿喺邊,點面對自己子孫?一時講唔到乜嘢咪唔好講囉,講啲同當初見到完全唔同嘅嘢,為咗一時嘅權同利,第日日子都幾難過。」
謝志峰的長女 89年 8月出生,他有跟她提及當年發生的事,「如果當時我嘅仔女喺學生入面,係佢哋嘅一分子,我會覺得係光榮,因為佢識得獨立思考,為公義、公平而咁勇敢,我會自豪。」
肺腑之言
籲行家勿因權勢埋沒良心
記者的筆是利器,一筆一劃,勾勒出歷史。 20年過去,六四由「屠城」變「事件」,由「民運」到「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」。仍在傳媒工作的謝志峰,沒有忘記當年廣場上的場面─一個年約六、七十歲的老頭兒,滿頭白髮,擠在學生當中,身上斜掛着布條,寫着「人民日報高級記者」,一方面支持學生,同時爭取機會說出真相。謝志峰奉勸同行不要因為權勢,埋沒良心,「唔好做得咁過份」。
「甘於貧支筆先會硬」
由亞視新聞部轉到港台,謝志峰始終為着公眾的知情權工作,對於有人指「六四屠城」一詞過於煽情、不準確,他說:「但係開槍係事實,坦克係事實,起碼死人係事實。」
「嗰班同學,數以百萬人走出嚟,純粹係中國知識分子嘅純潔表現,邊個會諗到為名為利?只係一腔熱血,中華民族嘅棟樑就咁無咗,有良心嘅人,應該要對得住天地。」
他直言記者要安貧,「家唔係話再講我就炒你、冇得撈,如果仲有說話嘅餘地,都應該慷慨成仁,從容就義……讀書人本來就兩袖清風,做呢行,一萬個得兩三個做老總、做社長,要甘於貧,支筆先會硬。」
他提醒同行不要因為權勢,埋沒良心,「除非人哋搵槍指住你個頭㗎啫,要記住你寫嘅就係歷史,會一路傳開去。」
今時今日,當年一起在前線採訪的行家,有些已晉身傳媒高層,他們旗下的機構,對六四有截然不同的說法,「真係唔好做得咁過份,大家出嚟食飯都好難堪,嗰時啲筆記我仲喺度,當年你唔係咁講㗎喎,啲義憤之言,大家仲可以對得返。」
新聞界與 89民運相關的部份事件
89年 5月 21日 北京戒嚴翌日,本港《文匯報》社論開天窗,只書「痛心疾首」四字
89年 6月 5日 首批赴京採訪的記者回港,在機場受英雄式歡迎;《文匯報》報社外掛輓聯哀悼死難同胞
89年 6月 28日 亞視取得吾爾開希逃離中國後首次講話錄影帶,公司管理層要求把講話剪輯至 7分鐘,經爭取後足本 20多分鐘播放
89年 6月底 《文匯報》出版特刊《血洗京華實錄》;該報社長李子誦因社論「開天窗」被新華社香港分社免職,該報 30多名員工為支持李先後請辭
89年 6月 《大公報》及《星島》分別出版特刊《歷史的見證:天安門廣場》及《北京學運:歷史的見證》
90年 7月 無綫播出新聞部袁志偉獨家訪問李鵬,問題事先提交,引起爭議,袁並成為六四鎮壓後首名跟李鵬握手的記者
94年 亞視管理層禁止新聞部播放西班牙電視台拍攝的《八九天安門事件》,六名資深新聞工作者集體辭職,包括潘福炎、李玉蓮、盧永雄、徐佩瑩、劉國華及呂雲生,當時被稱為「亞視六君子」
資料來源:《人民不會忘記》、《蘋果》資料室
(寫得好!)
1 則留言:
谢先生你是人证啊!
吕智伟和袁木都是同类---狗
張貼留言